提醒:點這里加小編微信(領(lǐng)取免費資料、獲取最新資訊、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?。?/p>
王維烈(公元十六~十七世紀(jì)),字無竟,江蘇蘇州人。游周之冕之門。工繪畫,尤善花卉、翎毛?;B在周之冕之下。作品有〈貓石圖軸〉。
李永昌(公元十七世紀(jì)),字周生,安徽休寧人。善書,與董其昌齊名。工山水,仿元人,為汪之端之師,新安派的先鋒。作品有〈松石圖軸〉,〈山水圖軸〉。
王綦(公元十六~十七世紀(jì)初),字履若,一字履石,江蘇蘇州人。人物、樹石、花鳥,略寫形似,不拘于畫法。作品有〈秋景山水圖軸〉。
李士達(dá)(公元十六~十七世紀(jì)初),字通甫,號仰槐,江蘇蘇州人。萬歷二年(1574年)進(jìn)士,長于人物,兼寫山水,故名于世。其對畫講究五美—— 蒼、逸、奇、遠(yuǎn)、韻;反對五惡——嫩、板、刻、生、癡,被評為深得畫理。作品有〈三駝圖軸〉、〈西園雅集圖卷〉、〈仟山樓閣圖軸〉。
馬守貞(公元1548~1604年),明代女畫家。一作守貞,小字玄兒,又字月嬌,號湘蘭,江蘇南京人。曾為秦淮歌妓。善畫蘭竹,論者為其蘭仿趙孟堅,竹法管道升,筆墨蕭灑恬雅,饒有風(fēng)致。能詩善書。作品有〈花卉圖卷(部分)〉,〈竹蘭石圖卷〉,〈蘭竹圖軸〉。
項德新(約1563~?年),字復(fù)初,為項元汴的第三子。工山水,得荊關(guān)法,尤善寫生。作品有〈絕壑秋林圖軸〉,〈桐蔭寄傲圖軸〉,〈仿王孟端竹石圖軸〉。
吳彬(公元十六~十七世紀(jì)初),字文中,又字文仲,自稱枝庵發(fā)僧,福建莆田人,居金陵。萬歷間以能畫被授為中書舍人,歷工部主事。工山水,布置絕不摹古,佛像人物形狀奇怪,迥別前人,自立門戶。作品有〈山蔭道上圖卷〉,〈達(dá)摩像圖軸〉。
丁云鵬(公元547~1628年),字南羽,號圣華居士,安徽休寧人。善畫人物、佛像。得吳道子法,白描學(xué)李公麟,設(shè)色學(xué)錢選,以精工見長。兼工山 水,取法文征明。亦善花卉。能詩。曾為名墨工程君房、方于魯畫墨模,《程氏墨苑》、《方氏墨譜》,大半出其手筆。作品有《觀音圖軸》,《六祖像圖軸》, 〈秋景山水圖軸〉,〈秋山遠(yuǎn)眺圖軸〉。
魏之璜(公元1568~約1646年),字考叔,江蘇上元(今南京市)人。堯臣之子,出身孤貧,賣畫糊口。善書,山水學(xué)宋人,花卉學(xué)王若水,畫時不 襲粉本,巖壑樹石富于變化,作品均無相同。晚年多用濃墨,風(fēng)格蒼勁。得天然之趣。間作佛像。能為詩,清迥絕俗,詩名為畫所掩。作品有〈蘭竹圖卷〉,〈山村 圖軸〉。
提醒:點這里加小編微信(領(lǐng)取免費資料、獲取最新資訊、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?。?/p>